《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19-12-10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今异义 贰 是通假字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虚词 以、之、也、矣、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