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
2019-08-01
★刘亮程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散文传统。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他近年来的“村庄”系列散文,具有难以重复的特殊品质,同时也很可能达到了作者自身经验资源的极限。因此,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视野中保持和滋补敏锐的感受能力,是他所面临的考验。——刘亮程第二届冯牧文学新人奖获奖评语 知识应储备●作者作品刘亮程,1962年出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工作。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风中的院门》(上海文艺出版社)。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1998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新疆文坛的热切关注,多位评论家先后撰文对其创作进行研讨。接着,1999年10月,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天涯》杂志的头题位置刊发了“刘亮程散文专辑”,并配发了李锐、李陀、方方、南帆、蒋子丹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的推荐文章。一时间,国内文学界为之哗然。湖北《今日名流》杂志随即对刘亮程作了 长 15—2 篇专访;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以“刘亮程和他的村庄”为题对其作了专访;《书评周刊》《作家文摘》《新华文摘》《江南》等报刊也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散文及评论文章;在新疆压库1年多的数千册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也在一个月里被订购一空。XX年4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奇观。刘亮程写诗起家,写作视角不同于他人。他从世外的立场出发,于超脱的立场,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万物。认为世间一切,哪怕树,也有它的生命,有和人一样的情感,体现终极关怀,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一句引文,在写之前,就有一种沉着和总体的策划定位。●识记字音1.字音徘徊(pái huái) 渺(miǎo) 场院(chánɡ) 苇(wěi)澄澈(chénɡ chè) 旖旎(yǐ nǐ) 耄耋(mào dié)骨骸(hái)巷(xiànɡ) 瘸(qué) 牲畜(chù) 夯(hānɡ)2.多音字juàn圈棚 xù畜牧 chāi拆毁 chā杈子圈 畜 拆 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