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

2019-07-28

4.小结: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有形的他就画,无形的他就想别的招,而千变万化,都只在一个小小的方块之间,这就使得我们认识汉字的时候有迹可寻、有法可依,有意可感。

(二)由构造解内涵

1.引导学生通过对“贝”旁系列字(财、货、赠、购、買、賣……)的探究发现汉字认知规律与其文化内涵:

①尽管构字法不同,但只要有相同的形旁,则字义往往相关。

②这系列汉字告诉我们古代曾有以“贝”为手段的货币制度与交易形态。

2.引导学生通过对“礻(示)”旁系列字(祖宗祝祐祟……)和“崇”字的比较探究发现:

①形旁相同的字意义相关,而以“山”为形旁的“崇”与“祟”等意义无关。

③这系列字让我们发现了古代的巫术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化。

3.探究“我”(假借字)“國(国)”、“公”“颂”两组汉字

①这两组汉字同样说明了汉字形旁相同,意义相关。

②“戈”能卫我证明我,武力才能卫国,阐明了一条人类历史永远的定理。

③背私即公,多私乃公;为多数人着想就能得到称颂。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人生价值观。

4.总结探究发现:

       ①形旁相同的字往往意义相关。由此可以得出认知汉字的方法:据形推义。

       ②汉字本身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具有文化美。

5.板书“姓名”二字,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姓名的‘姓’是女字旁”等。

5.小结:通过这番梳理与探究,我们发现识写汉字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而且,当我们面对每个汉字时如果追问几个“为什么”,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拓展:艺术美

1.书法艺术

2.交流艺术

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字写横额。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像竹笋一样可以顶石破土。和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取得成功,非常高兴。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突然发笑。(个个草包)

3.小结:书法艺术,视之赏心悦目,书之怡情养性,值得追求。交流有技巧,则含蓄委婉,能给生活增添许多的趣味,能展现一个人的修养与智慧。

五、认写:美中不足(学习应用现状)

1.听写:沧桑、松弛、涣散……

2.找错别字:

       ①沤心沥血(呕)          戒骄戒燥(躁)            

②针贬时弊(砭)          脍灸人口(炙)

       ③高赡远瞩(瞻)          青出于篮(蓝)

3.分析写错汉字的原因

       ①忽略结构,不讲方法——解决办法:据义推形

       ②不够重视,对汉字认识不够,有偏见,妄自菲薄

六、发现:前景美

1. shi          shi          shi          shi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