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2、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自己的担忧——存在的问题——一代人的使命——强调应具有的科学态度——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课堂练习】
问题一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一文选用了哪些材料阐述了什么论点?
问题二 本文运用了比较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文章,说说什么是比较论证,作者是怎样通过比较来阐述道理的。
问题三 以具体语段为例,试分析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拿来主义》教案
【课前导学】
1、了解鲁迅的创作与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本杂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课堂讲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鲁迅的创作与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本杂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送来主义 ④自己来拿。
1.分析“闭关主义”
问: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2.分析“送去主义”
问:“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明确: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