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

2019-06-01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者板书字词,学生给课文分段,各段大意也要概括出来。
    碇:系船的石礅。
    雷霆万钧: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绛:大红色。
    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样子;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蒸,升腾;蔚,聚集。
    隽秀:秀丽。
    婀娜:柔美的样子。
    神妙莫测:非常高明、巧妙,不可推测。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淹死,灭顶之灾,比喻致命的灾祸。
    浸泡:使渗透。
    绎:抽出头绪。
    怪诞:奇怪,古怪。
   四、解析字词并分段,概括大意。
    全文分四段:
    一(1-1)总写游历三峡的感受。
    二(2-2)描绘瞿塘峡的雄奇。
    三(3-5)描写巫峡的秀美。
    四(6-9)描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感想。
五、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题1: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题2: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
    题3:课文四个部分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4:三峡景物各人什么特色?
    1、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
    2、作品从山形水势,山光水色,云涛雾海等各方面,运用丰富的动词、形容词描绘景色,使作品写景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作品概括“江津号”的不同航程与不同江段,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写穿过巫峡时所见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4、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象交响曲,可概括为: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
    六、读第一部分并分析:
    引用作者给朋友的信中片段,表达作者在此次航程中的新奇强烈的感受,对三峡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提问:作者说:“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