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可爱。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可爱、聪明。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日本女作家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可爱。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有情义、通人性。
3、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4、小狗包弟如此的可爱与聪明,却成了巴金一家人的包袱,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⑴ 日本种的小狗。
⑵ 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5、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在“文革”那样的环境下,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甚至连朋友都出卖,哪里还顾得上一条小狗。这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6、小狗包弟是逃脱不了与艺术家那条小狗相同的命运了,将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对比一下,看看二者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家的狗是因为保护主人而被人打死的,这表现了狗的忠诚;可爱的包弟则是被主人主动送上解剖台的,这表现出人对狗的背叛。
第二课时
从巴金自然朴素但饱含情感的笔调中了解了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也了解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人性善良的一面,是“文革”中颠倒黑白是非的社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巴金先生把狗与人两相对照,以狗反衬人,明写狗的重情守义,暗写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缺失,实质写“文革”的罪恶。
7、在小狗包弟的故事中巴金表现怎么样?
8、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巴金忏悔精神的第10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