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

2019-04-12

三、阅读方略
科技说明文阅读指导(二)
3.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通过以下方法来分析说明文的顺序
(1)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先总说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坚固和美观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
(2)以认识的发展或内容的深入为顺序说明。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按照人们认识宇宙的发展过程,从恒星说到星云、银河系,最后说到恒星系。
(3)按照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构、制作、用途等几方面依次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统筹方法》,开头对统筹方法进行诠释,接着把诠释里的语义和内容阐释明白。
(4)按由远及近(或反之)、由表及里、或以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由整体到部分(或反之)等顺序来说明事物。
如《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采取了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说明顺序,后又按时间的顺序说明印刷所建造的原因。
(5)以说明角度的变化为序说明事物。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多角度地说明了花色形成的原因。
4.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准确的语言才能反映说明对象的真实面貌。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要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达到一字不易的程度,成为唯一可取的表述形式;二要分析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三要分析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事物、剖析事理。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永定河上的卢河桥,修建于……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这一段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选用确切的词语和词组表达。如“永定河上”不能说成“永定河中”;“石砌桥墩”不能说成“石堆桥墩”;“路面平坦”不能说成“道路平坦”;“与河面平行”不能说成“与河流平行”。
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如《〈雪莱诗选〉简介》一文:“雪莱年表以时间为序,列举了雪莱从出生到逝世的一系列史实,它将使读者对当时的一些情况和社会背景有个大体的了解。”这段文字,明白平直,实实在在,很难增加一字,很难减少一字,也很难改动一字。
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啰嗦,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如《统筹方法》:“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这一段十分简洁地说明了几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