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2019-03-08

    按年代梳理
            按内容梳理                  条理化
  梳理角度        按产生的途径梳理            规律性
            按词的构成方式梳理          系统化
      
   文化现象 (流行文化冲击传统文化)
探究                             
     新词新语的未来:①成为常用词收录词典
②词义发生变化
③逐渐消亡

教学反思
    对《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探究,不仅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的兴趣,而且对正确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现象、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很有帮助。 本节课,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探究。其中,知识梳理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只点拨梳理的分类和角度。学生积极主动完成课下梳理,积累了很多新词新语,并且能够做出注解。课堂上的交流很有效果,达到资源共享。而探究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主,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的意识。学生也能够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究新词新语反映的文化现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节课,内容充实,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和谐 。
不足之处:教学设计的第三个环节难度太大,“文化”的概念本来就太大,太模糊,操作性不强,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超时,拖堂5分钟。随之,探究二,用时太少,学生没有充分思考,教师就做出了结论。
通过本次备课、讲课及听课,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教学的关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助,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探究课不同于平时的阅读赏析课,这个课堂更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并学会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附:学生搜集的新词新语
1.社会生活类
知本家、rmb、dv、diy、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下课、灰领、玩转、“421”、双赢、soho一族、另类
2.休闲旅游类:
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3.商业类:
断码、量贩店、仿建、车市、灰色市场、均价、扩销、错峰等。
4.社会生活类:
愿景、丁克家庭、猫腻、黑洞、磨合、地毯式、峰会、反超、跟进、缺位、西部文化等。 
5.环保类:
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质量、藏羚羊  
6.科技类:
液晶电脑、蓝牙、ceo、cfo、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转基因、纳米、彩显、失能武器、信息库、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