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五首》教案

2019-02-16

三、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况
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时代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家的创作风格)。
四、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
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水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疑。
散曲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本曲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嬉笑怒骂,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葫芦提倒稳”,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的不合作的处世态度。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只有作如是观,方能体会作者的深意。
《双调•夜行船秋思》语言典雅瑰丽,善于化用典故,不离本色,押韵尤妙。全曲充满了文采。这套套数表现了马致远的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表面上似乎作者与世无争、及时行乐,实际上是作者愤世嫉俗,牢骚太盛之语。
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
对写作的启示:无论语言典雅还是通俗,只要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来就是好文章。将不同风格的语言相结合,打造出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五、比较阅读《越调•天净沙秋》和《双调•大德歌春》
问题:两首曲诗如何打破常规,写出个性的?
分析: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写作时,有自己独得的秘密。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写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