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4.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5.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6.复述主要内容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找出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 理解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翻译全文
2. 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 成为 自余~ 人
为(表目的) 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
3、思考问题
a、 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b、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