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第一课时)教案
2018-11-02*动 作
话剧表演不外乎语言和动作,这动作也有两种。
外部动作(即形体、肢体动作),头、手、身、五官……
内部动作(心理动作)
内心里一样有动作,一样在运动。在舞台表演中,如果只有一个外部动作的话,就显得假。所有外部动作,都是根据内心的情绪做出的。一个人欣喜的时候会如何?总是蹦蹦跳跳的。不见了东西找的时候,还会不会有这种蹦蹦跳跳的动作?情绪不同了,形体动作也就不同了。
很多时候,基本上演员都不会为人物设计形体动作。但实际上,设计出来的小动作往往会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这种动作必须符合人物的情绪。很多朋友上台时都会显得手足无措,而且在讲台词时都会有很多无机的动作。这样往往让人感觉到人物的形象不鲜明。所以,作为形体动作,必须经过训练和实践。只是讲是没用的,这要更多地在实践中熟悉和提炼。
*语 言
话剧以说话为主。舞台上的语言是需要一定放大的。舞台和观众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影视的表演,可以比较自然,但是在舞台上就不行了。又要小声说话,又要观众听到,这就需要技巧。
舞台上的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舞台语言有哪些技巧?
重音,停顿,语调
试用停顿不同来区分以下这句话的语意:
妈妈说我不对。
1.妈妈说 我不对。——我错了
2.妈妈说我 不对。——我没错
3.妈妈说:“我不对!”——妈妈错了
……
其次,我们想采用下面的剧本:
剧目:荆轲刺秦王
旁白:(旁) 秦王:(王) 荆轲:(轲) 燕太子丹:(丹)
田光:(光) 樊於期:(樊) 太监:(监) 秦武阳:(武)
序幕
旁: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凭借雄厚的实力,接连吞并赵、韩两国。燕国太子丹也被秦国押为人质。天下大势,尽在秦国掌握之中。
第一幕
(秦宫内,上殿。)
监:报大王,燕太子丹有事求见。
王:宣。
监:宣太子丹上殿。
丹:燕太子拜见秦王。
王:平身,你找寡人何事?
丹:我因水土不服,还请大王允许我回国。
王:水土不服?
侍卫长:报……大王,赵国都城已被我军攻破,我军士气高涨。请大王明示。
王:好!韩国,赵国!普天之下,莫非大秦。如今我三十万大军已直逼汝燕国,灭燕之日指日可待。你想回去?真是妄想。
丹:可是……
王:汝勿多言,退下!
(侍卫上前将太子丹押下。)
第二幕
旁:太子丹心中怨恨不已,便暗中星夜逃回了燕国。
丹:秦王欺我太甚,此仇不报,非人也……可是,秦国如此强大,我该怎么办呢?
武:报太子,门外有一长者,自称田光求见。
丹:哦?宣他进来!
武:宣田光晋见——
光:在下田光叩见太子。
丹:免礼。田兄找我何事?
光:现秦兵已兵临城下,难道太子您就不着急吗?
丹:莫非田兄已有良策?
光:我有两计献于太子。
丹:计将安出?
光:上策乃和纵六国,共御强秦。
丹:先生有所不知,现韩、赵两国已灭,其余四国力量衰微,恐难御秦国。
光:嗯……那老夫还有一计。
丹:何计?
光:刺杀秦王。
丹:啊?!……何人能担此重任?
光:老夫有一勇士荐于太子。
丹:勇士?何人?
光:此人姓荆名轲。
丹:荆轲何许人也?
光:此人说来话长,太子请看……荆轲家世代习武,此人更是了得,花十年练成一剑十步必杀……
丹:好!果真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