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全文文字凝练、朴素,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中间也配以散行,使文句在整饬中又多变化。其写景部分,形象鲜明、生动,声韵和谐。王维的书信可以说是书中有画,书亦如诗。作者的思想、性格、审美趣味已尽在其中了。
3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
作者为何在这短短篇幅中,浓墨重彩地描写冬日景色,遥想描绘春天的美景,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关,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要注意的是,本文的写景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这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的。
关于练习
一、朗读课文,将文中描绘自然风景的两处文字找出来,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说说这两段文字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设题意图:设计这一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对景物描写部分的体验,提高语言素养。
参考答案:
第1段:“北涉玄灞……复与疏钟相间。”天上的明月,清光朗朗。月光下,轻风吹过,辋水柔波潋滟。远望,一抹远山的暗影,村河边点点渔火。寂静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并疏疏落落的寺庙钟声,时断时续的舂米声,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
第2段:“当待春中……麦陇朝雊。”春天的蓝田山,风景绝佳。树木青青,芳草碧碧,游鱼嬉戏于清流,白鸥展翅与晴空。早晨,珠露圆润, 闪亮在草尖、麦苗上,清晨野鸡在麦地里鸣叫。
第1段描写,是蓝田山的冬夜图,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第2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1足下方温经
2与山僧饭讫而去
3多思曩昔,携手赋诗
4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5山中人王维白
设题意图:让学生联系课文掌握古汉语中的常用词语。
参考答案:
1方:正,正在。
2讫:罢,结束。
3曩昔:以往,从前。
4是中:这当中。
5忽:不注意,忘记。
6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
三、试将下面王维的三首诗与本文比较阅读,说说它们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相通之处。
(诗略)
设题意图:这是一道拓展题,本文与王维在诗中营造的意境有许多相似之处,让学生比较欣赏王维的诗文,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参考答案:
诗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相通之处是,善于在寻常的景物中发现美,善于把对自然的热爱欣喜之情融于景物描绘的过程中,这样诗文便处处荡漾着诗情画意。王维的诗和文中都有禅意,其中常用“寒”“空”“清”“冷”等字,营造一种空灵凄清的意境。王维工诗善画,苏轼评价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和三首诗都写景如画,是诗画结合的典范。
教学建议
一、文中景物描写有特色,有情韵,语言优美。全文以整句为主,兼以少量的散句,整散结合。对于这些特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来加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