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记
2017-05-13四、课文分析
(1)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花争高下。是洛阳者,是天下之第一也。
语法现象: 被动句 不见齿 已 :同以
翻译:
牡丹产于丹州、延州,往东则有青州,南面的越州也产牡丹。而洛阳的牡丹,现在是天下第一。洛阳所说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等,都是那些地方培植最好的品种,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不过充得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而越州牡丹因产地远,很少见,当然更不为人所重视,而即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拿来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2)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注释:减:不及
翻译:
洛阳的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都不比其他地方出产的差,但洛阳人并不特别看重,称为果子花,或叫什么花什么花,而到牡丹则不称名称,就直接叫“花”。这意思就是说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它的名声无人不知,不借称说牡丹的名称就知道说的是它。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爱就重到了这种程度。
(3)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翻译:
说(洛阳牡丹之所以特别好的原因)的人大都认为洛阳处于三河之间,自古就是善地,古时候周公凭借精密计量考察太阳的出没,在这里测知寒暑变化与风雨调顺与不调顺的规律,因而这里是天地的中央,草木开花得到天地中正平和之气最多,所以洛阳牡丹独与其他地方不同。我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洛阳在周朝所拥有的地域里,四方诸侯来纳贡,道里远近差不太多,是九州的中央,可是在广大无比的天地之间,洛阳未必处在正中。又何况天地平和之气,应当是遍布四方上下的,不应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偏私于谁的。
(4)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癭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一气之偏病则均。
注释 癭 (yǐng)瘤子
翻译:
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普遍、一般之气,它推及到各类事物,这些事物也应是普遍、一般的形态。事物的一般形态,是不甚美也不甚恶。到了事物内在之气出了问题,美与恶两种因素的正常转换被阻隔,就导致事物呈现极美与极恶的不同形态,这都是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平和。花卉集中地表现美,瘤子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不相同,但都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这点却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