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2017-05-08

生:(大笑)

师:同学们自然地联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背景来谈,非常好。形象和语言风格要考虑整体语境。

四、体会情感(问题探究)

师:第六段有这么几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为什么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师: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作者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生: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作者很神往。

师:很好。原来表面看似情趣迥异的“荷香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有相同的特点,一个是宁静,还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另一特点是都很美好。

生:还有都充满温情。

生:还有个特点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荷香月色图里作者也可以尽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精彩,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作者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作者一个久远的梦。同学们再回想一下“荷香夜色图”是不是充满了梦幻的特点,朦胧、宁静、安逸。

生:是的。

师:作者那么喜欢美好的梦境,可惜这种美好照不进现实,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底色的原因。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

师: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一位哲人说过,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有时候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还有的时候,不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阅读精美的文学作品,培养美的鉴赏力,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