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 ( )
日暮途穷 ( )
不忍穷究其事 ( )
3.文意及写法探讨
学生讨论:(4分钟)
(1)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2) 本段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提示:鉴赏景物描写的切入方法:视角变化(俯视、仰视、远近、高低)、 状态变化(静态、动态) 、 点面结合 、 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等) 、 意境 、 虚实等
( 3 ) 重点赏析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艺术效果
( 4 ) 当堂背诵 (5分钟)
4. 当堂训练 (15分钟)
基础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徐孺(rǔ) 棨(qǐ)戟 襜帷(wéi) 星分翼轸(zhēn)
b.萦(yíng)回 胜饯(jiān) 涸(hé)辙 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 请缨(yīng) 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
d.暇(xiá)日 雨霁(jì) 邺(yè)水 遥襟甫(fǔ)畅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逝
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
3.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4.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爽籁发而清风生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d.蟹六跪而二螯
5.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按原文填空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