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但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部分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遇害时的细节。其中,“背部中弹”说明学生不是在正面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又说明了是有军官指挥着进行杀害青年学生。“攒射”是排枪射击的佐证,手枪是指挥官才配得有,一般士兵扛的都是长枪。则更说明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这就暗示“三•一八”惨案是段执政府设下的“罗网”,这就深入揭露段政府的下劣与凶残,让事实真相更加地明晰。
然后,这部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伟绩”和“武功”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总体上,这句话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时的从容和伟大,深刻地讽刺了中外杀人者的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和丑恶嘴险。而“中外的杀人者却居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说明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充满了极度的痛恨。
总体来讲,这三个节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前的事迹和遇害的详细经过,极度讽刺反动派的残虐与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高度赞扬了三个女子从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在遇难过程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说完了《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三、四、五小节,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回顾完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第六节第1段)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布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形象地反映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说:“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未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由此,在对血流过后的激励作用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的哀伤”,而对于“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的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并不赞成徒手的请愿,但他指出了死者流血的意义,想让人们在血的教训之下,改变战斗的方法,即是先保全自己,保存实力,要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强调“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下面,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的是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尽管影响不是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鲁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