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梳理探究: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a级)
癸丑(   )修禊(   ) 流觞(  )  形骸(   )  彭殇(    )游目骋怀(   )  感慨系之(   )   趣(  )舍    激湍 (  )会稽(  )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b级)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_____通____   悟言一室之内  ____通____
趣舍万殊   ____通______
(二)课文朗读,分清结构
第一次朗读:教师朗读,学生听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次朗读:分组齐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组边听边思考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为段落探究做准备。
3、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c级)

————————————————————————————————————
(三)课文内容探究
探究第一、二段.(d级)
朗读第一、二段,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1、第1自然段,叙述.描写了兰亭宴集的盛况,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环境和人物。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事由:________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并分析用法
暮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贤、少、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湍:____________________。次:__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当堂背诵第一段。
齐读第二自然段,文中表现作者心境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______
总结:王实甫《西厢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说人生有四大乐事,在这里都有了体验。
5、翻译下列句子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探究第三段。(d级)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