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

2017-10-02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技术语言的概念。
  2.了解图样、图表、模型、原型和符号的概念。
  3.掌握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经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xx年初审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通用技术1》(江苏教育出版社)由顾建军主编高一年级上册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的第一小节设计表现图——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本课内容难度不深,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技术语言、图样、图表、模型、原型和符号的概念和掌握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三、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知识的形成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轻松的掌握知识。学习本课时,学生对绘制草图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对于设计表现图——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还是第一次接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给予学生创造性和开放性发展的天地,组织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通过完成思考、讨论、马上行动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结论,用实践操作去检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的体验空间。
  四、教学媒体运用
  使用高中多媒体理科教室,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教学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技术语言的概念与掌握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策略
  组织学生进行思考、马上行动、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同时,主动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师生互动。
  八、教学资源准备
  除教材资源外,还准备了一本有关dell专业书刊、一张学生成绩登记表、各银行存折、和玉兰油说明书等一些技术语言有关的资料。
  九、教学过程:
  
  
  十、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引发疑问
  上课伊始,创设"问题讨论"情境,引发“除了前面我们学到几种常用技法之外,在你们日常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创造技法?”这一问题,从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常教于实际生活问题之中,把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精讲多练多思考及积极回答问题,师生互动。
  在本节课中我精炼地讲解了本课的内容,多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的“提优补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本节课内容。
  3.出示学习任务,自主体验
  新课教学时,出示学习任务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去学习,通过思考、马上行动、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同时,主动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师生互动所得出的结论,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本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