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十、昭君怨(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十一、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个字。
十二、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十三、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a(不超过40字)
b(不超过40字)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十四、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十五、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1)你读出了什么?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6分)
十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练习三
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 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的表现手 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 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