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名句默写指导

2021-08-12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
(2)      ,不仁;      ,不知;       ,不武。
2、《国语   勾践灭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1)        ,        ;如此,则有常赏。
(2)寡人闻古之贤君,     ,     。
(3)果行,国人皆劝。   ,  ,     。
3、《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此书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辨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创作影响很大.。
(1)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
(2)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
(3)令初下,    ,   ;数月之后,   ,      ;期年之后,      ,     。
4、《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1)父母之爱子,          。
(2)位尊而无功,        ,而挟重器多也。
5、《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二十篇,其思想核心是“仁”。《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篡,主要记述孔子言行,孔子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也有弟子互相谈论他们听到的孔子的话。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盖均无贫,        ,        。
(3)故远人不服,       ;        ,则安之。
6、《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其思想是“仁义”,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1)或百步而后止,      。        ,则何如?
(2)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氵夸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
(3)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7、荀况《劝学》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过矣。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