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021-04-27考点2:语言表达鲜明
【要点解说】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可能鲜明。所谓“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2.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3.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考点3:语言表达生动
【要点解说】生动,就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为了使语言生动,必须做到:1.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3.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考点4:语言表达简明
【要点解说】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明”的要求:①语言不能晦涩,②话语不能有歧义,③避免罗嗦,④要有条理。概括起来说,简明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近几年,各省自主命题时对上述六个考点均有涉猎,比较而言,“得体”最受青睐,且有时喜欢与“连贯”一起命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而其余五个考点的单独拟题也时常见诸高考试卷,复习备考时都要重视。
1、简明
“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简”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含有效果的要求,就是表达的清晰。
(1)“量”的要求是:
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明”的要求是:
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③避免啰嗦;④井井有条。
【高考真题精析】
【XX高考】
1.(重庆)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XX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 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XX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