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学常识典故复习26

2021-03-09

【由也瑟】《论语•先进》:“于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o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唐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升堂”、文明部•学识“升堂人室”、文明部•学识”由瑟”。
【素瑟】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宋杨亿《致斋太一宫》:“天迥飙轮度,宵残素瑟希。”
【桓伊筝】《晋书•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o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慷慨桓野王”。
【三弄笛】《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日:‘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据胡床,为伊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o咏吹笛。清王士稹《秋柳四首》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
【山阳笛】参见文明部•礼乐“山阳笛”。唐许浑《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
【柯笛】《后汉书•蔡邕传》:“远迹吴会。”李贤注引晋张骘《文士传》曰:“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世说新语•轻诋》:“蔡伯喈睹睐笛椽。”刘孝标注引晋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o咏笛。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兰亭旧址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柯亭竹”。 
【凤箫】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o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吴市吹箫】《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一作“箫”》,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o指因生活困顿而流浪飘泊,有为而未遇。清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吹箫吴市”、人事部•贫贱“吴市乞”。
【吹竿】《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听之,处士逃。”o喻指没有真实本领而冒充内行。唐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另参见人事部•谬误“滥吹竽”。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