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专题复习教案

2020-02-17

根据所给新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这种题,一是要抓点,主要事件不可少。二是注意压缩方法。即能用简称的用简称,能删则删,能合并的就合并,能用简短词语的就用它来替换。三是压缩时要吻合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易错点:概写首括句、尾括句和过渡句。
根据题目的特殊要求对文段内容进行归纳性总结或在文段开头写一句能够概括后文内容的首括句。
1.艾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下面是一段关于血液传播的报道,请根据文意写出两条防范艾滋病的结论性意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血液制品如ⅷ因子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美国供血者中约6%带有hiv,故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ⅷ因子浓缩剂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患者中造成感染。法国一个血液中心被hiv污染,导致几千名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现在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如果供血者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hiv抗体。目前尚不能对所有供血者检测hiv抗原,因为检测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鉴于此,                                                        ,
                                                                                。
【错误解答】(1)检测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或(2)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错解分析】  没有明白文段表达的目的性,妄想靠截取文段中的一两句话来达到自己做题的目的,更不知道通过本文段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或者说根本就不思考。
【正确解答】 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慎重;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要加强和完善。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将其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回答不超过40字)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舆论热点之一。批评的焦点集中在语文教育性质不明、教材陈旧、教法机械、考法死板、老师素质不高,导致学生僵化、人文精神流失等方面,关于阅读教学批评的意见认为:一是重写轻读,以至阅读成为写作的“附庸”;二是教法不当,所谓讲解、分析,把血肉丰满的课文肢解成七零八碎的知识拼盘,败坏了学习语文的胃口;三是学法不当,不让学生认真阅读品味课文,大量时间消耗在无效、甚至有害的练习之中;四是阅读面窄,学生课外阅读受到种种限制,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和报刊;五是考法不当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等。上述弊端,是造成语文教育效率不高和学生语文能力下降的直接原因,大家认为阅读教学亟待加强,必须认真研究,大力改进。而突破口是考试制度、内容、方法的改革。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