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节选)
2020-02-02三、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展示庄子画像,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注意疑难字的读音以及断句和语气。
2.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古代散文的韵味来。
3.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参照注解自己翻译,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出示投影: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北冥mínɡ 鲲kūn 抟扶摇而上tuán 坳堂āo
蜩tiáo 莫之夭阏yāo 枪榆枋fānɡ 夜舂米chōnɡ
(2)注意下列加粗词以及语句的意义
①怒而飞:振翅而奋飞。怒,通“努”,振奋的意思。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动风起,这大鹏鸟就借风力迁往南海。海运,指海的运动,海动必然风起涛涌。
③《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齐谐》,书名。志,记载。“……者……也”,表示判断的句式。
④“谐之言曰”五句:《齐谐》书上说:大鹏迁往南海时,初飞时以翅膀击起水花而上,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它是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的。
⑤“天之苍苍”三句:天色深青,难道是它的本色吗?它是高远而没有什么边际的吗?其,通“岂”。至极,穷尽。
⑥“且夫风之积也不厚”两句:水的聚积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且夫,承接连词,表示进一层议论。
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夭阏:阻挡。
⑧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为,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
⑨三餐而反:反,通“返”。
⑩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之,此,这。何知,即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四、研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1.指定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生思考:
问题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问题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问题③: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解说:这三个问题较为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明确答案:
问题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问题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问题③: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
3.理清第一段思路
①学生齐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理思路,自由发表自己意见。
③教师点评本段思路: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如垂天之云”。这只鸟不止于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怜和可笑。
④师生共同归纳思路(板书)。
4.根据思路,引导学生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