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9-11-06

⑥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⑦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一、二句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  
2、疑难突破  
(1)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着眼于“读懂”诗歌。备考应以“读懂”作为基本点和突破口。对于本课时考点的复习,应注意:全面了解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分类和具体手法的内涵;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其中的修辞手法,如借代和借喻、对比与衬托、比喻和比拟等。  
(2)答题的思路应全面、明确。表达技巧是服务于思想感情的表达的,因而,在答题时,不仅要考虑该手法对句意呈现的作用,还要特别关注其对诗歌感情、意趣等表现的促进作用。  
能力、思维、方法  
例题:  
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分点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①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②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③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答案】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阅读下面的一支小令,回答后面的问题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