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2019-05-09

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的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仅成就了人格理想的完善,而且也成就了审美的健全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心灵建构、内心和谐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这个精神存在状态与物质发展水平不和谐时代的一种有益的参照。
(选自《新华文摘》XX年19期,有删节)
6.下列各项中,关于“内审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内审美是指一种古已有之的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
b.内审美是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和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c.内审美表现为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d.内审美是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解析  这只是柏拉图对“美”的理解。本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7.下列关于中西方古代内审美的区别,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中国古代内审美兼具超验与非超验两类,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主要是超验的。
b.中国古代内审美强调内在体验,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强调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c.中国古代内审美是内在实践的结果,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不是通过内心活动而是借助神力来实现的。
d.中国古代内审美侧重于心灵平和、愉悦的效果,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侧重于神力救赎后的超越。
解析 据“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
时才产生的。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为核心”等信息可知,西方古代内审美同样需要通过主体心理活动才能实现。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a.庄子主张“心斋”和“坐忘”,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个体心理调适达到内审美的效果。
b.孔子盛赞颜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古代儒家对内审美的推崇和对感官审美的摒弃。
c.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能实现人格理想的完善,能有效改变
现实。
d.柏拉图的“天地神人共舞”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念世界之美和西方内审美的特征。
解析 b项据原文“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可知本项“对感官审美的摒弃”的表述不当。c项“能有效改变现实”无根据,原文只表达了“能超越现实困境”等信息。d项“天地神人共舞”是现代存在主义的思想。
 
解答此类问题可遵循以下步骤:
1.审好题干
首先是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
2.选定区间
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的。
3.理解含义
对概念含义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
4.比照分析
比照分析就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注意事项:
1.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了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对概念的理解还要抓住概念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3.联系语境理解。要看其所在的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