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第一节 简明
2019-05-07(5)语境消除法
一些兼类词会构成歧义。如“劳动”既可做动词,又可做名词。
例:我要热饭。可以理解为我要“做什么”,“热”为动词。还可以理解为我要什么东西, “热”为形容词。此类句子或短语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句意明确。因此,要改句末停顿号为句中停顿号,同时补充一些限制语境的词语。
①我要热饭(不去洗菜)。
②我要热饭(不是冷饭)。
有些句子或短语中,施事和受事代词会构成歧义。
③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④我去开刀
③句可这样改:“船已启程二号即到”,或“船已启程两天马上到”。④句可这样改:“我去(为别人)开刀。”或“我去(让医生)开刀。”因此,消除此类短语或句子歧义的方法是在句中增删或更换一些使歧义消除的词语。
对语言运用简明的考查 主要以应用文语段改错形式考查,即删除赘余、纠缠的内容,如 XX年第 25题;也结合对虚词使用的考查,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如 XX年第 2题。主观性的删改题是今后的主要命题形式。
看下边这段话:
①还有一种立体的社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崔金泰 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原稿)
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用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因此,在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时,作了如下改动: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样,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第二课时
第一节 简明
一.要使语言简明,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围绕中心(全文的中心或一段的中心)不要旁生枝节。
看下边这段话: ②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吃力地抬到宫庭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崔金泰 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原稿)
分析: 这一段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不方便”,有前三句就够了。最后一句顺着第三句说下来,但并不能表达全段的中心。
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省去不必要的重复。
例如: ③……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 “一夜天?”他冒汗了。 “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高晓声《陈奂生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