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型复习

2019-05-02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即铺陈叙事;比即打比方,如《硕鼠》中用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语),如《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引出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这首诗叙述了古代妇女采芣苢的劳动场面,用“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重章叠唱,将场面写得栩栩如生。显然这里是铺陈叙事,因此此题的答案为“赋”。
2、辨析诗句的手法
即抽出诗中的某一句,让考生辨析其表现手法及作用。辨析的关键一是 “辨”,即要善于判断;二是“析”,即要学会扣住诗句分析。具体要结合题目要求去考虑,如XX年高考江苏卷(诗见上文):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句描写了送别友人之后所见的景,景中包含着对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因此用了古诗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题目没有让分析,只要辨别出来就行了。再如XX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这一题不但要辨明诗句的手法特点,还要进行分析。“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勾连“桃花”与“雪”二个事物,采用借代手法,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之令人心酸。
3、分析形象的写法
所谓分析形象的写法,即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用什么样的手法突出所写形象的特点,如XX年高考安徽卷(诗见上文):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题为《咏鹰》,可见鹰为作者在词中所吟咏的形象。一般说来,诗词描, 绘形象的方法不外乎,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二种。正面描写好把握,侧面描写一般常借助于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对象的特征。这首词上片没有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4、分析抒情的方式
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二种,分析诗词的抒情方式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出现的内容,如XX年高考重庆卷(诗见上文):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苏诗《海棠》的后二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抒发了作者对花的挚爱之情诗人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花比作人,写诗人唯恐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从而间接抒发民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