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9-04-08

4、修饰语和中心语塔配不当。例如:
① 这就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②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③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④ 想起过去的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解析:例①中“范增”后应加“的”字,否则句子难以理解。例②中“花粉”不能受 “朵”修饰,在 “朵”后应加“花”字。例③状语与宾语中心词分别搭配不当,应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例④中“岁月”是个表集体概念的名词,前面不能用“500多个”修饰,可将岁月改为“日子”。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只要你认真学习 ,成绩才能上去。(“只要”和“才”不能搭配使用,可将“只要”改为“只有”)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
①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②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例①“能否”是两面性的,“要加速训练”是一面性的,应去掉“要”字,加上 “能否”二字。例②“能不能”是两面性的,“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一面性的,可去掉“能不能”。
7、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
①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员的资料。
②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解析:例①中“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与“忘”字连接,等于说时时刻刻都忘记,不符合句意,可改“无时无刻不”为“时刻不”。例②中“谁能否认……呢”,意思就是“谁都得承认……”,很明显正好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了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例如:
①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②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很大教育。
解析:例①去掉“对于”就有了主语,例②去掉“使”字,句子就有了主语。滥用介词或表兼语的动词“使”字,常常会造成句子缺少主语。
2、缺谓语。例如:
例:最近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完善”的?但“建立与完善”的宾语显然是“技术管理制度”,可见在“建立”前少了谓语“完成”。
3、缺宾语。例如:
①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② 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解析:例①句中的“推广”一词没有相应的宾语,应该在“喂猪”后面加上“的技术”;例②中“担当”一词缺少相应的宾语,应在“命运”后面加上“的重任”。
(四)重复累赘
1、虚词多余。例如:
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曹禺的剧本《雷雨》而改编的  
②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农民的购买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③教育局已责成了学校处理这个问题。
解析:例①的“而”字,是套用文言格式,在现代汉语里,这种场合不需要什么连接,这里的“而”字应删去。例②的“使”字是滥用,不仅赘余,而且使句子没有主语,应删去。例(3)的“了”表示某一动作已经完成,而“责成”本身就含有动作结束的意思,它后面的“了”字完全没有必要,应删去,再说“了”与前面的“已”,在意思上也有重复。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