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总结归纳

2017-05-08

                                 ——广东省十校名师书稿
知识网络
一、考纲规定六种病因诠释
(一)语序不当
指句中构成意义关系的若干语言单位排列次序不恰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对我来说,这件事包含着深刻的一种教训。
(定语“一种”应放到“深刻”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2)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如: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如果”应移到“他”之前。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4.多项定语的次序排列不当。如:
(4)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29XX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句中定语之一“29XX年前”位置不当,应放在中心语“文物”的前面)
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从离中心语最远处算起,一般语序是:①领属性定语或时间、处所定语;②称代性或数量性的短语;③动词、动词短语;④形容词、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5.多项状语顺序排列不当。如:
(5)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已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集于镜头。
(应将状语“没有”调至状语“把……感受”之前)
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从离中心语最远处算起,一般语序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6.主客倒置。如:
(6)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句中主体是“青年人”客体是“焦裕禄”两者调换位置才合理)

7.对应关系的语言单位排列不当。如:
(7)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地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从理论和政策上”与“详细地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不当,应将“详细地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互换位置)

8.分句位置不当。如:
(8)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上迈出可喜一步。
(此句为递进关的复句,但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进程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二)搭配不当
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句子的结构规律或搭配在一起不合理而强行搭配。
1.主谓搭配不当。如:
(9)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描写出来”,主谓搭配不当,“描写”应改为“揭示”)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句中“加快”与“速度和规模”不能搭配,应去掉“规模”或在“规模”前加相应动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