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2019-04-08

(2)【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的情景关系处理是很自然和清晰的:作者由眼前实景引发了怀古伤感之情;而且在充沛的景物描写之中又寄寓了作者无尽的伤感之情;并且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一种哀景,而抒发的也是一种哀情,这显然是一种以哀景写哀情的手法。

5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蝶恋花 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特点的把握与评析能力。“今古河山无定据”,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开篇境界宏大,贯通古今,胸怀天下,更为全词奠定了苍凉悲怆的感情基调;“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借景抒情,境界开阔,写战争的频繁和塞外的荒凉萧索。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关注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方能全方位地评价其特点。

(2)【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一往情深深几许”是针对“情”的问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却是写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具体之景,形象生动。在写景句中,三个意象叠加,营造了凄凉忧伤的氛围,委婉地抒发了词人的一腔惆怅。两句词,四个“深”字,加深了凄凉之感,读来颇有意蕴,而无重复多余之感。做赏析表现手法的题目,找准手法就找准了赏析点;另外,基本的鉴赏术语要掌握,结合诗歌分析是必须的。

技法点拨

一、答题技巧
  (一)解读形象、情感。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