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常见易混词辨析专题
2019-04-08声明:意为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如:郑重声明;亦可作名词,表示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明。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64.推辞•推脱•推卸•推托
都有拒绝的意思。“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推卸”、“推脱”都有推辞之意,但“推卸”使用范围比“推辞”广。如:推卸责任。“推脱”指不肯承担责任,与“推卸”同。“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他推托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
65.停留•滞留•停顿•停滞
停留:指暂时停止前进,用于人时有主动意味。如:稍作停留。滞留:指停留不动,有被动意味。如:滞留机场。停顿:指事情中断或暂停。停滞:指因受阻而不能顺利发展。如:生产停滞。
66.委屈•委曲
前者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如:满腹委屈;后者指曲折之义,如:委曲的河流。成语“委曲求全”是指勉强迁就,以求保全,其中“委曲”用的是引申义,不能误写成“委屈”。
67.斡旋•周旋
斡旋:指调解。如:从中斡旋,解决双方争端。周旋:多指交际应酬;还用于军事。如:同敌人周旋。
68.消失•消逝•消释
都有逐步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消失:适用范围广。消逝:多用于声音、时间等。消释:多指疑虑、嫌怨、痛苦等消失;又指融化(文言用法)。
69.修饰•粉饰•装饰
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也指使语言文字明确。粉饰: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贬义词。如:粉饰太平。装饰:指人、物或建筑装点外观,泛指点缀;又指装饰品。
70.形迹•行迹
形迹:①举动、神色,如:形迹可疑;②痕迹,如:不留形迹。行迹:指行踪,如:行迹不定。
71.学力•学历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72.掩饰•掩盖
掩饰:指使用手段掩盖缺点、错误等。掩盖:①遮盖;②隐藏,隐瞒。“掩饰”是贬义词,“掩盖”是中性词。
73.演变•演化
演变:既用于自然界,也用于人类社会。如:思想的演变。演化:一般用于自然界。如:动物的演化。
74.湮没•淹没
“湮没”指埋没。如:湮没无闻。“淹没”指水漫过,也比喻盖过。如:讲话被掌声淹没。
75.侦察•侦查
侦察:指为弄清敌方情况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侦查:指公安、检察机关为确定犯罪而进行的调查。
76.制订•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草拟过程。如:制订方案。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重在“定”,决定。如:制定政策。
77.质疑•置疑
质疑:指提出疑问。如:他质疑道:“这种观点有充分证据吗?”置疑:指怀疑(用于否定)。如:无可置疑。
78.中止•终止
中止:意为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了。终止:意为最终结束、停止,如:三年后合同自然终止。
79.庄严•庄重•郑重
庄严:侧重威严不可侵犯。用于人的态度、表情、动作,也用于环境、气氛等。如:庄严的时刻。庄重:侧重端庄持重。只能用于人。如:神色庄重。郑重:侧重态度,严肃认真。如:郑重其事,郑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