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常见易混词辨析专题
2019-04-0822.反应•反映
反应:指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带有被动色彩;名词。如:对他的发言,群众反应冷淡。反映: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动词。如: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
23.妨碍•妨害
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如:妨碍交通。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如:妨害健康。
24.放纵•纵容
“放纵”的对象是自己或别人的好的行为或不好的行为。如:在诗中他放纵自己的感情。“纵容”的对象多是别人的不好的行为。如:纵容犯罪。
25.废止•废置
废止:多指法令、制度等被取消,停止施行。废置:认为无用而搁在一边。如:材料被废置。
26.肤浅•浮浅
都指局限于表面,学识浅或理解不深。“浮浅”还指浅薄(缺乏学识和修养)。如:内容浮浅。
27.富余•富裕
富余:足够而有剩余。如:富余人员。富裕:指财物充裕。如:日子过得富裕。
28.抚养•扶养•赡养
抚养:爱护并教养;一般指长辈对晚辈。扶养:养活;对长幼皆可。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29.腐蚀•侵蚀•腐化
腐蚀:本义指通过化学变化,使物体损坏;多比喻腐朽的思想和恶劣的环境会使一个人逐渐变质堕落。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如:病菌侵蚀人体。还指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腐化:指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如:生活腐化。
30.富饶•富庶•富足
富饶:侧重国家或地区等大范围的物产多,财富多。富庶:侧重某一地区的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富足:侧重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
31.赋予•付与•给予
“赋予”“付与”都指交给重大任务、命令等。使用对象较“给予”窄。“付与”还指给付。“赋予”“付与”只带名词性宾语。“给予”还可带动词性宾语。如:给予答复。
32.伏法•服法
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服法:指认罪。
33.改善•改进
改善:多用于生活、关系等。改进:多用于工作、方法等。
34.干涉•干预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而硬管,要对方服从。如:干涉他国内政。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语义轻。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35.搁置•搁浅
搁置:强调事情被放起来而不能进行。如:此议案被搁置。搁浅:强调受到阻碍而不能进行。如:谈判搁浅。
36.工夫•功夫
工夫:多用于时间方面,如:一会儿工夫。功夫:多用于本领、造诣方面。如:真功夫。
37.诡辩•狡辩
诡辩:以欺诈的言辞迷惑人,以达到为自己辩解的目的。狡辩:指理屈词穷,以强词夺理进行辩解。
38.核算•合算
核算: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如:核算成本。合算:①不吃亏。如:很合算。②考虑。多叠用。
39.核查•检查
核查:指审查核实。如:核查案情。检查:指用心查看是否有问题。如:检查工作。
40.和谐•协调
都指配合得当,用于乐曲、布局、色彩、人际关系等;形容词。协调还可作动词,如:协调各方,相互协调。
41.拘谨•拘束
拘谨:侧重小心。拘束:侧重受到限制。“拘束”还是动词。如:不要拘束孩子的正当活动。
42.眷恋•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