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9

2019-03-30

c.投入资金重新开挖被湮没的运河古道,重建分水工程。
d.济宁市区内拆除原来的老房子,沿运河新建一条苏州街。
答案  a
解析 这是运河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认识和做法上的误区。
7.为什么不能把古老运河建成“水上高速”?不属于这一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运河水上通道的地位现已被铁路和公路取代。
b.有些河段断流,水文地貌变化,无水补济运河。
c.当年作为运河“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已被湮没。
d.运河沿线的会馆、码头、市场都早已不复存在。
答案  d
解析 这是“不能重现昔日风光”的原因,而不是不能建成“水上高速”的原因。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中的一些文化遗产经过风沙侵蚀已经造成了很大损失。
b.聊城的山陕会馆因环境的改变已失去了它原来据有的运河文化的价值。
c.运河沿线重建、复建或者仿古的许多商业项目建筑质量较差,有的已被破坏。
d.离开人们的传统聚居,运河就失去了保护,运河也就成了一条简单的水道。
答案  b
解析 a项“历史的风蚀”与“风沙侵蚀”的含义不同;c项文中说的是一些商业项目建设破坏了运河沿线的文物遗迹;d项“保护层次不完善”与“失去了保护”不同。
十、(08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XX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
5 300~4 0XX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5 0XX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29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历经XX年时间。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