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文学作品类
2019-03-30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
答:
答案 ①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②鲁迅认为刘半农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③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解析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刘半农的评价是公允的,作者首先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然后以“清溪”与“烂泥的深渊”为喻,对比说明自己对刘半农的认识,虽然浅,却是浅得清澈、坦诚,相比那些阴暗深沉,让人琢磨不透的人来讲,这浅还是前进中的浅,是可以原谅的。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答:
答案 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③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④“五四”退潮以后,刘半农思想发生变化,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结合文章第八、九两段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概括。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答:
答案 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③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解析 “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在文章中最后一段,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在最后一段中也表达得相对明确了,而且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对前面所写的“十年前的半农”与“近几年”的半农都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希望。并且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与评价刘半农的。解答时应联系全文内容,重点分析最后一段的深层次含义。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解析 本题要在充分理解并读懂全文的基础上选取某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概括,并且要达到鉴赏的要求。解答时要正确理解《忆刘半农君》的主旨与内容,抓住作者在写作本文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结构特征等等。在答题时要能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并且要注意中心突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