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6
2019-03-17“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清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像。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案 c
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案 d
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 , , 。
答案 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17.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