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6
2019-03-17(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5.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经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答案 b
6.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 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答案 d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答案 d
十、(06北京)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像。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圆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