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模块分类复习10

2019-02-16

    2、修辞作用:①能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②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排比与反复
    1、构成条件不同。反复:相同词语、句子的重复。排比:①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②排列的短语或句子三个或三个以上。
    2、修辞作用。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增强感情的表达。反复,能突出、强调思想感情,加强节奏感。
    对偶与对比
     1、构成条件:对偶①字数相等;②结构相同;③意义相联。
对比:用以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必须是确有相互对立的关系。
    2、修辞作用:对偶,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3、区别:对比要求意义上的相反、相对;对偶要求结构形式上的整齐。
    设问与反问
    两者均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设问的作用是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加强印象;反问的作用则是为了加强语气、语意的表达。
(二)把握试题的基本特征,及试题对修辞的基本要求。
1.注意形式要求。如写一个比喻句,语句整体上要构成排比句、对偶句等,
2.注意内容要求。所写内容要与已经提供的语句相关,或直接根据试题要求的话题内容进行做题。
(三)树立大修辞观,克服片面性。
    1.在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方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修辞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的运用,还包括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2.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⒊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的练习按同“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分析与评价修辞方法运用的优劣”等四方面的顺序归类编排,以便于教师的指导,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训练形成规范的解题意识和实际运用技能。
二、备考创新训练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