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演讲辞
2019-02-16三、 词语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砥砺(lì)]磨练。 [裨(bì)]有益。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切磋(cuō)]指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
[商榷(què)]商讨。 [店肆(sì)]店铺。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开诚布公]指以诚待人,坦白无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规行矩步]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无苟且。也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2、《我有一个梦想》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豁然开朗: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四、 文学常识
1、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