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与人为善是奶奶的立身之本,奶奶死的时候我才对她的为人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没有财富没有权势的老人,死了以后有一百多人上门吊唁,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一般的俗人,普通的工薪阶层。出殡那天,我捧着她的遗像走在送葬队伍的前面,街道两傍不停地放爆竹,按规矩,哪家放爆竹我都要跪下磕头,三里长的小街我跪了几十次,的确凉的裤子都跪破了,膝盖也肿了,但我很开心,奶奶不是什么大人物,一生无功可纪无绩可考,但她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都说,奶奶人好。在中国人的辞典里,好就是善良。富人行善手段很多,修桥筑路,办学校建医院,资助孤寡老弱,善名就有了。而对于穷人来说,善良就是无用的代名词。
父亲说,1939年日本鬼子来了,奶奶带着四个孩子逃难,他两岁多的弟弟病了,同路的老乡见她一个女人带四个孩子很可怜的,就劝她把弟弟送人,也是给他找一条生路,奶奶不肯,流着眼泪说,哪个死鬼最喜欢这个小的,我也舍不得。爷爷给日本鬼子打死了,当时姑姑十四五岁,父亲十一岁叔叔九岁,奶奶领着几个孩子一路要饭,睡寺庙教堂,父亲说他还睡过棺材,条件十分艰苦。到了南昌她只好把小的送给一家信佛的人家,孩子送走了。她像掉了魂一样,寝食不安,没过几天,她受不了,跑了一百多里路,哭着求收养的人家把孩子还给她,说是死是活一家人在一起,后来这个小叔叔还是病死在逃难的路上。奶奶说,这是命,我尽了心。父亲说,她心太善良,总是可怜别人,其实她是最可怜的人,一生劳累,从来没有享过福,为了子女,为了他人。我相信父亲的话,我亲眼见到她帮助过许多落难的人。三年自然灾害时,安徽的灾情最重,一天一位衣衫破烂的中年妇女带着两个面黄饥瘦的孩子来我家乞讨,那年头粮食十分稀少,我们天天吃红薯,奶奶让那女的和小孩吃了一餐,还给她一元钱二斤粮票,那女人流着泪说,婆婆是菩萨心肠,叫两个小孩给奶奶磕头,奶奶拉起小孩说,人总有遭难的时候,不用谢。奶奶在邻居中口碑很好,她乐于助人,左邻右舍老人生病,小孩哭闹,她都主动上门帮忙,东家少把葱,西邻短根蒜,人家一喊,她就叫我送去。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与人为善,菩萨保佑,奶奶这话常挂在嘴边。不过生活并不是人们愿望的体现,好人也不一定有好报,遇到这种事,奶奶有一个法宝,那就是忍。
忍
忍是奶奶的安身之本,她常对我说,身稳口稳四处好安身,凡事忍着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话好懂,但做起来不容易;忍一时容易,忍一辈子不容易,就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但做一辈子好事就不容易。
奶奶说,她小时候母亲给她裹脚,那时候的女孩子为了嫁个好婆家,都要裹脚,她痛哭她喊叫,但她还是忍了,一个终身劳动的女人支撑她的是三寸金莲,该是多么痛苦。她十二三岁就和爷爷一起背井离乡到小城镇做童工,后来嫁给了爷爷,爷爷是个剃头匠,做事还勤快,就是好赌,奶奶说,爷爷在赌桌上有时二天二夜不下来,三九天把他的脚放在冷水里也没有感觉,漫漫长夜,她一人守着孩子,独自流泪到天明,她忍了,嫁给这样的男人这是她的命。日本鬼子来了,打死了他的丈夫,她忍辱负重,带着四个末成人的孩子,长途跋涉上千里,辗转十几个县,她和孩子奇迹般地活下来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回到了小县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她把小儿子送上了朝鲜前线,那三年的岁月,她是怎么忍过来的,天天祈祷,每个月上庙里烧香,天天盼望儿子来信,又害怕来信,父亲说,与叔叔一起当兵的有二三百人,死了上百人,叔叔命大,只受过伤,后来提了军官。五年后当儿子来看她时,奶奶已是满头白发。当穿着军装的叔叔含着眼泪喊妈时,奶奶抚摸叔叔的伤口,哭了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