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根据要求压缩语段,能力层级d。
二、考查方式
压缩语段试题对象一般是具有积极意义或含有科技信息的语段,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专业性越来越淡化,所选题料不囿于新闻性文字的压缩,议论说理、说明、描写性语段都在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涉及这一考点的主要题型有拟写一句话新闻、归纳过程、提炼观点、给概念下定义等等。但不管具体形式如何,基本的能力要求是明确的;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组织文字。
三、应考方略
压缩语段的临场操作主要有下列四种方法:
1. 摘录法(或要点式压缩法)
不少压缩对象的主要内容往往比较概括,有的甚至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只要把其中概括性的词语摘录出来,并适当加以组织就能得到其答案。
例如: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法对粤剧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XX年高考广东卷)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参考答案:
(1)粤剧是吸收梆子、南戏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腔还有细分,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行当分生旦丑末净等十余种。
(2)粤剧是以梆子、二黄为基础,融合民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乙反线之别,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行当分生旦丑末净等。
分析:本题考查语段的压缩,能力层级为d,属于要点式压缩。要点式压缩通常的失误是遗漏。为了保证不遗漏,解题时首先要对原文段作层次的分析,找出要点。本题所用文段,层次比较清晰,要点比较明确,要筛选出要点并不困难。其中,①“起源”、②“发展成为”、③“剧种”、④“唱腔”、⑤“伴奏乐器”、⑥“行当”等,就是各要点的关键词语,只要把握这些关键词语,并加以恰如其分地具体说明,文段的主要内容便可压缩成功。比如抓住①②③,就可以组织成:“粤剧起源于明代,形成于清初,是一种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抓住④,则可以组织成:“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分大、平、子喉,调有正、反、乙反三线”;抓住⑤,可以组织成:“用二弦等作伴奏乐器”;抓住⑥,则组织成:“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最后,将各语句按字数要求,通顺连贯地组合成语段。
2. 删除法
删除法即删除与语段的中心关系不大或比较具体的内容。它需要对语段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提取并整合,最后确定该删除的内容。
例如: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XX年高考安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