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专题3

2017-06-16

[参考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评点与探究]这是考查对材料和中心关系理解的能力,可以归结为对文章表达技巧的考查。这也是常规考题,今年高考多次出现。
完成这类题目一定要对文章有整体把握,明确其主旨,纲举目张,然后去考查具体的材料。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容入自己的联想和详细,要有感情的投入,这样才能充分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思。
需要强调的是,这类题目往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去考虑。比如从内容上,形式上。内容可以是文章的中心,可以是文中的人物形象;形式可以是文章的结构,可以是文章的语言特点,整体风格等等。要尽可能多层面思考问题争取多得分。
答案文字的组织也不能忽视,要扣题回答,要文从句顺,符合字数要求。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对本考点所涉及到的相关鉴赏知识做了收集归类,目的是给学生更多的鉴赏工具,扩展他们的眼界,在解题中能考虑得得更充分些。这些内容不一定要集中讲解,可以穿插在前面两个栏目的讲解分析中。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鉴赏时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理解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把握了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②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如《守财奴》中葛朗台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时起时伏,葛朗台在其中反复表演,他的卑鄙性格就得到了充分的暴露。③从描写手法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作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都是表现人物性格的。④从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人物的典型意义。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既不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概念化,给人物“贴标签”。凭主观臆测,随意拔高或贬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领会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和技巧了解语言的表达作用。鉴赏语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认真品味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特别要注意最富特征的动作、姿态、表情、心理和景物的描写。如《药》中写“黑的人”“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这一连几个动词,何等生动形象,活画出刽子手凶残、贪婪的嘴脸。②要体会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怎样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性格。如葛朗台“人生就是一场交易”“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话,生动地表现了他只认金钱、冷漠无情、贪婪无厌的守财奴本性。③要认真体会各种修辞格的作用和特点,要把辞格的运用与描写对象、作者的感情倾向、文章渲染的气氛结合起来考虑。如《守财奴》中写葛朗台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就生动地表现了葛朗台的贪婪。④要注意领会作品的语言风格,特别是对散文,更要注意辨析其风格特点:诙谐幽默,豪放雄浑,平淡自然,绚烂华丽,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等。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