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05-17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㈡审(题干、选项)
这一步是审题,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1、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
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㈢找(筛选信息)
这一步要求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3、找错因
㈣比(干扰项)
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社科类与科技类常见的干扰项有十大“雷区”:
⒈ 整体与部分 (以偏概全)
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也可能缩小)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笔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
【例1】(湖南卷第8题)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例2】(四川卷)原文:“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例3】(XX年全国卷ⅱ)“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