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备考:古文阅读

2017-05-08

第一部分   高考指导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能力,近年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每年都出现。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信息要素。

第一指导: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方面: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
(2)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
(3)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
(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
(5)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
(6)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
(7)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
(8)有关选文的综合信息等
第二指导:
命题人命题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六种:
一、对象错位
二、方法错位
三、概念错位
四、主旨错位
五、事件错位
六、关系错位

 第三指导:
筛选文中信息的解题策略
  1.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被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大多数恰恰是应被排除的选项。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
  2.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仅表现在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处关涉对象的一致性上。
  3.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对主体和对象的确认,是为准确筛选信息打下的两个漂亮的外围歼灭战,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
  4.梳理文意句意。对所选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准确把握,对所选文句与相邻文句间语意关系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
  5.辨明行为、品质与功绩、影响等。有些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处,但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品质,而文句反映的却是结果,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辨析。
  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点:
  1.人物。要明白其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明白其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传记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第二部分    例题指导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
a  ①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①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