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详解及经典考题分析

2017-05-05
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7、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8、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9、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  、曲折  、层次分明注意: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人物形象包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自然形象包括诗中描写的景和物,如雁、梅、菊等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就具体诗歌而言,其形象是各有侧重的。
  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也是要首先判定诗歌题材类型,因为诗歌题材决定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而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又体现了形象的特点。如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简要说明诗中人物形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词题材为战争类,词中人物英勇作战,欲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却无从实现。所以词中塑造了一个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的英雄(或将士)形象。
  对于自然景物意象的赏析,需要平时加强积累,了解古代习俗,如“折柳”代表思乡怀远等;熟知常见意象的特定含义,如梅花象征不怕挫折打击,高洁傲岸的品质,梧桐象征凄凉悲伤,鹧鸪象征离愁别绪等。5.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鉴赏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住关键词语,一般以动词、形容词为主,有时数词、名词也要注意。这主要涉及到炼字(或诗眼)。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等。叠词也应注意,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中“萧萧”营造的意境。  2、注意语序倒装和省略现象。如“七八个星天外”为“天外七八个星”的倒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省略了关联词“如果……那么……”。  3、整体把握语言的风格特点:   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②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