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2017-05-05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坟墓。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 降跽谢过 谢:感谢。    c 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 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遂扫石而坐 弃甲曳兵而走    b 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源:高考资源网]    c 乐其无已乎 其孰能讥之乎    d 遂与李及道士别 今君与廉颇同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 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 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 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答案和解析】文言文选文变化较大,但也在情理之中,自XX年安徽自主命题以来,文言文选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无规则性可言,XX年的“序”体文,XX年的“说”体文,XX年,人们猜测最热门的“记”体文并没有在人们的期望中出现,而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又回到了传统——“纪传”体。正在大家不知今年到底会考什么“体”的时候,“狼”终于来了——“记”体文出现了。命题者可能考虑到人们的“接受度”,文章阅读的难度不大,三个选择题的设置也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有所变化,外甥打灯笼——照旧。但虚词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文言翻译把近三年试题中两句话翻译变为三句,这实际上也就是降低了难度。    【答案】4、b

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