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一】(纠错•创编)
1、下列各组中,没有“结构混乱”语病的一项是
a.当陈校长宣布我们“校园风”电视台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时,我们大家都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新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有着密切关系。
c.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华裔作者之手。
d.人们的语言能力在彼此交往中逐步有了提高,语言表达也越来越规范。
【答案】c
【解析】a去掉“免” b去掉“至关” d去掉“将”。
2、下列各组中,没有“结构混乱”语病的一项是
a.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越个人实际的高大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c.《红楼梦》当然是旷世杰作,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d.微软拼音、全拼、郑码、智能abc、五笔、双拼等输入法,都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答案】c
【解析】a去掉“的呼声和” b去掉“社会科学知识” d去掉“和第一等的”。
3、下列各组中,没有“不合逻辑”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老师要坚决支持少先队员的要求,保护少年儿童的利益。
b.五四青年节,我们和六中的共青团员和青年教师一起联欢,大家高兴极了。
c.青年人只有加强锻炼,才能长好身体;也只有加强锻炼,才能提高工作能力。
d.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a“要求”前加“合理”,“利益”前加“正当” b“共青团员”和“青年教师”语意有交叉 c两个“锻炼”内涵不一致。
4、下列各组中,没有“不合逻辑”语病的一项是
a.金庸尚健在,古龙已作古,但他们给读者留下了艺术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份可观的遗产。
b.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c.棉花保暖的道理,是依靠棉纤维之间的空气层阻拦外界冷空气吹到身上,同时还阻止身体中发出来的热量不散出去。
d.英文的译本似乎译得很恳切,但我不懂英文,不能说什么,只是偶尔看见两处还可以商榷。
【答案】a
【解析】b去掉“能否” c去掉“不” d“不懂”与“商榷”矛盾。
5、修改下面句子中“不合逻辑”的语病:
1)、我们学校凡十八岁以上的人参加了这次选举,十八岁以下的因为没有选举权,故不能参加。
2)、七月份该厂工人出勤率比去年同月增加到百分之三。
3)、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先生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4)、在武汉市,春天的东湖真美,碧绿的荷盘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5)、药理学教授罗潜,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把有些正确的东西当作错误来批判,他出于气忿,主动退休。
6)、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江堤。
7)、关于这个古老建筑物的历史,有着许多传说、资料和记载。
【答案及解析】
1)、“十八岁以下”改为“未满十八岁”
2)、“增加到”改为“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