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东阿 》教案


1:景公为什么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呢? 
 明确: 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 
2:你认为晏子的这种进谏方式好不好?
明确:晏子的此次劝谏是以东阿百姓的幸福、国家的安危、甚至是践踏国家的法律为代价的,实在是难以恭维。事实上他是很能言善辩的,为何不用己之所长去劝谏景公呢? 
知能提升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      数:责备   
b.而君反以罪臣     罪:以……为罪
c.避贤者之路    避:避开、闪开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谢:感谢
解析:选d 谢:意思应为“道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
c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
解析:选c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 
a.文中意为:更换行事的方法。今意为:改变行动的趋向或路线。b.文中意为: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意为:泛指一般的仓库。d.文中意为:不接纳。今意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二、审美探究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
①景公迎而贺之曰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之
①今臣之治东阿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c矣
①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
d与
①寡人不复与焉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解析:选d两个“与”分别意为“干涉”和“结交”。
a.两个“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b.两  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不译。c、两个“矣”都是语尾助词,译为“啊”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作法有关的一组是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⑥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①③⑥    b.②⑤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