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 (苏教版)

2021-07-22

4、5-8句写了什么?

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5、为什么要写这些?

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

*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

6、看9-12句写了什么?

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8、13-20句写了什么?

写了诗人的焦虑。

9、有哪些焦虑?

: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

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 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大结: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

六、拓展讨论:

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为什么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注意: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七、补充背诵的名句。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八、布置背诵全诗,做《导学练》有关习题。

*教学后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