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
2021-04-21二、自学第二段,方法与前面相似。
师提醒学生注意:
1、致:得到 数:多次
2、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
3、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
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三、 朗读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 不看书翻译句子。
1、 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二、学习三、四段。
1、朗读后自读。
2、“开火车头”,翻译句子。
3、概括段意。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3、 提醒学生注意字词。
三、朗读五、六段。
四、 作业:翻译五、六段。
第四课时
一、 学习五、六段。
1、 齐读。
2、 解答学生疑问。
3、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字词句。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或在其渐,或已将终。
竟不为停改。
4、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
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二、讨论
1、 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三、做课后练习四。